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

王封臣

首页 >> 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 >> 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我的公公叫康熙 退下,让朕来 朽灵咒下篇 乱世:多子多福,开局收留姐妹花 霸天武魂 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 我,大明长生者,历经十六帝 七天拯救大明?我还是上吊吧 大明嫡长子 历史盘点: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 
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 王封臣 - 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全文阅读 - 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txt下载 - 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450章 长平王初献吐脑丸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第四五〇回 长平王初献吐脑丸

舳舻千里泛归舟,

言旋旧镇下扬州。

借问扬州在何处?

淮南江北海西头。

六辔聊停御百丈,

暂罢开山歌棹讴。

讵似江东掌间地,

独自称言鉴里游。

这首诗是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元年(605)第一次作为皇帝下扬州写的《泛龙舟》一诗。您从诗中就能够感觉到隋炀帝杨这一路行来风光无限、心情畅快。是啊,您想想,光给他拉纤的就十八万纤工啊。一路行船总数五千一百九十一艘。那么多呀?啊。咱数数啊,有:龙舟一艘,翔螭一艘,浮景州九艘,漾水彩舟三十六艘,五楼船五十二艘,三楼船一百二十艘,二楼船二百五十艘,板??二百艘,朱鸟航二十四艘,苍螭航二十四艘,白虎航二十四艘,玄武船二十四艘。另外,还有飞羽舫六艘,青凫舸十艘,凌波舸十艘,黄篾舫两千艘,平乘五百艘,青龙五百艘,艨艟五百艘,艚舟五百艘,八櫂舸葛二百艘,舴艋舸二百艘……哎呦,有大船、有小船、有快船、有慢船、有龙船、有战船,应有尽有,等级分明,总数五千一百九十多艘啊。庞大的船队首尾相连,浩浩荡荡,延绵不绝,长达两百多里。您琢磨琢磨,这船上的人得有多少吧?那光船上有人还不行呢。这河的两岸有骑兵得在那里护从啊,随着龙舟护航。旌旗蔽日,号带飘扬,哎呦,这一路行来,两岸百姓大开眼界,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盛状啊。

但开眼界是开眼界了,也遭了殃了、倒了霉了。隋炀帝命令:“所过州县,五百里内皆令献食,多者一州至百辇,极水陆珍奇。”你沿途得给我们供吃的!这船哪能带那么多吃的吗?走到哪里,吃到哪里啊!每天光供他们吃的就得有十几万人伺候啊。您想想,这一路行来,劳民伤财呀。老百姓的日子苦透了,叫苦不迭呀!有的地方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,举旗造反了。那只要有造反的,当地官府赶紧镇压呀,严厉镇压!千万别让皇帝知道!但,你越捂,他这火越大;越镇压,老百姓反抗得越深呢。所以,隋炀帝这一次下扬州就敲响了大隋王朝灭亡的丧钟了!

隋炀帝沿途也发现很多问题。比如这船走得不快;有的地方水道太窄;有的地方河跟河都没连起来,船怎么过去呀?靠人从陆地上扛吧、从陆地上拉吧。嗯……看来,我回头得把这些河路全给它打通了。最好,由南到北有一条大运河。这样一来,以后再南巡,那就方便多了。另外,能够把南方富足之地的大米、粮食、丝绸等源源不断地运到北方供我享用,也促进南北交流。所以,他现在就萌生了开运河之心了。

但甭管怎么说,隋炀帝这一路行来,哎呀,心旷神怡,非常开心,天天一帮美女陪着自己歌舞升平。时不时地走出龙舟观看观看两岸风光,看看大好的河山在自己治理之下蒸蒸日上啊!怎么?到哪里,人们都带着笑容,都是欢迎我啊!当然了,这都是组织好的,欢迎队伍能不带笑容吗?那些哭的,你就看不见喽,不让你看见!隋炀帝挺美。

但,宇文化及的二儿子宇文成龙倒霉了。身体不好,一路上在船里头净吐了,晕船晕得不得了,日渐消瘦。让御医把脉开药,医药枉效,天天吃什么吐什么,胆汁儿都吐出来了,最后奄奄一息呀。哎呦!可把宇文化及急坏了。

宇文成龙哼唧哼唧躺在那里还骂呢。骂谁?骂他爹呀!“都是你呀!非得让我跟着你!看来啊,你不把我折腾死,你不心静啊!哼……我是不行了,哎……我要回去……”

哎呀,这也不能回去,也不能放下呀。宇文化及也后悔,要早知这样不带你了!谁让你让你娘天天在我耳根底下吹风了,吹得我也心慌意乱的,这、这怎么办呢?!

正在着急呢,也不知道是谁把这信告诉长平王邱瑞了。我们说了,邱瑞这一次是隋炀帝钦点的:“你必须陪王伴驾,跟我到南方考察。怎么呢?你原来是南陈主手下的重臣呀。在南方,你有人脉基础。你这一次跟随朕,主要是帮着朕笼络南方士族民心呐。”“老臣明白!”所以,一路之上,这长平王邱瑞还真就给隋炀帝出了不少良策。

比如说,长平王就向杨广献策说:“我知道陛下您为什么摆这么大排场。这也是您做给南人看的。因为自打东晋衣冠南渡之后,江南士人对北方人就瞧不起,总觉得北方有胡人血统。他们一向以文物自傲,看不起北方。您摆这么大排场,用这么大型精美的羽仪,其实就是想让江南士人对陛下您心服口服啊,您说对吗?”

“知我者,老爱卿也!哎,一点不假呀。不过呢,朕这盛陈文物还有另外一层意思。即是表示友善,另外也促进南北的文化交流啊,也能够加强南北人士的融合,大家毕竟是一家人嘛,啊?有利于咱大隋国家团结统一呀!”

说:“隋炀帝杨广那年代就有这词儿吗?”就这层意思!

长平王邱瑞也会拍呀:“哎呀,陛下圣明!呃……不过老臣以为陛下若想好好地收买江南民心呐,那不光是盛陈文物,用这种大型精美羽仪来显示陛下您这种文化。更重要的,您得给这南人实惠呀。”

“哦?老爱卿,朕怎么给予实惠呀?”

“您到扬州江都之后,最好针对江南实行大赦,把监狱当中犯罪的,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,全部赦免,以显示皇恩浩荡。另外呢,适当地免除一下租赋,把这赋税减一减。这样一来,南方民众得到实际的好处,能不感念陛下您的厚恩吗?同时,您尤其对过去的南陈皇室子弟,灭南陈的时候,不把他们其中一些人流放到边远地带去了吗?您现在登基坐殿了,您显示您的胸襟宽阔,把这些人都给召回来。那南陈过去的皇室子弟一定会感念陛下圣德,南陈旧部一定会心归大隋呀。”

“嗯!”隋炀帝点点头,“老爱卿言之有理!哎呀,这个主意太好了!我一到江都,立刻宣布大赦江淮以南。另外,扬州给复五年!”什么叫“给复”啊?“给复”就是免除租赋。“旧总管内给复三年!不但如此,明年朕还要纳陈后主的六女陈婤为贵人!”为什么这么干呢?一举两得呀——我纳陈后主陈叔宝的六闺女为贵人,这不就等于我大隋跟过去的南陈就联了姻了。另外,这陈婤长得真美呀!我早就想把这纳为贵人了。这下可以一举两得呀。“纳妃之时,特降诏把那流放边远地方的旧南陈皇室子弟尽还京师,随才叙用!”

“陛下圣明!”

您看,长平王邱瑞还真给这杨广出了不少好主意。所以,一路之上深得杨广器重。过去,长平王邱瑞跟杨广也不是一个战壕的。他一直游离于政治之外,不愿意掺和皇子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。所以,走得不是太近。哎,这一次,两人越走越近、越走越近。平常有事儿没事儿,隋炀帝都把长平王邱瑞召到身边,询问国是,跟邱瑞一起喝酒、一看歌舞、一起品评南方风物……人家长平王邱瑞对南方太熟了,人家在这里生活多少年了?生活半辈子了。南方风土人情、名胜古迹、历史掌故,人家是了然于胸啊,给隋炀帝这么一讲。哎呦!有的时候讲得隋炀帝杨广都听得入迷了,就离不开长平王邱瑞了。这一路之上,和长平王邱瑞越走越近,就对宇文化及有所疏远。

您想想,宇文化及那是北方世家子弟出身,身上有鲜卑人的血统啊,他哪到过南方啊?对南方掌故他不通啊。不通,就插不上话,逐渐地就觉得自己跟皇上疏远了,皇上越来越宠长平王邱瑞了。嘿!这个老木头疙瘩呀,居然焕发第二春呢!枯木生根发芽了!哎呦!要让这老家伙回头在皇上面前得了宠。他本身是王爷呀,他跟靠山王杨林走得又近,人家毕竟一个头磕在地上的。他又跟当年忠孝王伍建章是一伙的。伍建章也是间接死在我手啊,那我没少在皇上面前说伍建章坏话呀。那如果说,邱瑞一旦得宠了,在朝堂之上掌握大权了,跟靠山王杨林一内一外、一文一武把持朝纲,那就没我的事儿了!那未来我兴复我大周江山的愿望就越加得渺茫了!哎呀!这老家伙呀,他、他、他怎么又起来了他呀?!哎呀!我得想方设法还得害害他!宇文化及心里这么想,就盯上长平王邱瑞了。

长平王邱瑞是干嘛的?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了,老油条了。这一路之上一看,就这个皇帝这么折腾啊,嘿!甭问,民间老百姓是怨声载道啊,就是你看不见!我在船上我都能听得见。怎么?我能分析呀。就这么着,你来几趟,你这大隋江山就长久不了啊。就通过这一道,我就把你杨广看透了,你就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呐!虽然有雄才大略,但是你过于自负。这老百姓的民力可跟不上啊。你虽然是想连接南方士族,想要搞好这个团结统一。但是,你这方法不对呀。你表面上看搞好了,嘿,暗藏祸根呢!就这祸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被点燃。一旦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,“邦!”一下爆发了,你大隋王朝顷刻之间就得大厦崩塌呀!到那个时候,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呢?我也好不哪儿去!长平王对自己的前途也十分渺茫。

说:“那为什么还给杨广出主意呢?”这是职责所在呀,陪王伴驾,你不能说不出主意啊。另外,长平王邱瑞给这杨广出的主意,那也是好南方这些人呢,好这些士族们呢,他也是给自己买好啊——我给你们还谋得福利了。为什么给你们减租赋啊?是我给皇上出的主意!为什么把这陈朝的皇室子弟全召回来呀?是我给皇帝出的主意!你们别老骂我是卖国贼,我为你们着想呢!同时反正又不是花我的钱,花杨广的钱,他又爱花,折腾去呗,一举两得呀。要么说官场老油条啊!但是,自己一得扬广宠信,偷眼一看宇文化及脸色铁青啊,有的时候,脸上肌肉突突乱动。甭问呢,那是在恨我呢,那是给我咬牙切齿呢。哎呀,我在这皇上面前得了宠了,这个老贼肯定更加不容我呀。平常这宇文化及都爱找我的茬。自从我那大哥忠孝王伍建章死后,他就把矛头对准我了。看这意思,不扳倒我这个王爷,他是睡不安生了。那现在我在杨广面前得宠,他更加恨我了,他更加得对我下毒手了。我呀,得暗中防备呀!另外,我也得表面对他亲近亲近,哎,让他对我晚下点手、对我缓下点手,我得用心防备着这个小贼呀!怎么又小贼呀?你别看咱们老说老贼老贼的。其实,宇文化及年岁并不太大,也就是五十刚出头。对于长平王邱瑞来说,他比自己矮那么一辈。邱瑞跟宇文化及他爹宇文述是一辈儿。所以,你比我小一辈儿。所以,你就是小贼!我得防着你!于是,邱瑞就暗中也买通宇文化及手下给自己当眼线,盯着宇文化及。也让自己手下人多观察宇文化及的动静。怎么?以防万一呀。什么时候他对我下手,我好知道啊。所以,隋朝这么多老臣,要论算计,谁也算计不过邱瑞。不过邱瑞这人把算计拿到自保上来了。如果邱瑞把算计拿到攻击别人身上,这宇文化及不是个儿呀!只不过邱瑞对大隋朝廷早就失望了,也不愿意自己深陷旋涡当中,他就想当一个太平王爷。所以,没给你宇文化及用计。真用上了,你真的不行啊。

宇文化及奸不奸,整天派人监视这个监视那个。其实他不知道自己身边早就安插了老王爷的眼线了。这时就有人偷偷地告诉老王爷说:“宇文化及的二公子宇文成龙在宇文成都的船上天天吐,晕船晕得不得了,奄奄一息了。宇文化及这两天着急的要命。”

“哦?”长平王邱瑞一听,有这事啊?哎呦1这可是一个能够缓和我和宇文化及之间矛盾的好时机呀。我能救宇文成龙!

于是这一天,长平王邱瑞就来到了宇文成都船上,因为他访到了现在宇文化及正在船舱之中看自己儿子。

他这么一来,宇文化及一听,什么?长平王邱瑞到这船上来了?他来干嘛呀?不知道。也得迎啊。赶紧迎出来,那还得笑脸相迎啊,甭管心里多么恨:“哎呦,老王爷,您怎么来这船上了?”

“啊,我这两天就看仆射您在皇上面前变颜变色的,我就觉得您这里肯定有事儿。所以,刚才我向人打听了打听。这一打听才知道贵二公子也在这艘船上啊。说二公子上船之后晕船晕得厉害,身体不行了。这是我问太医,太医告诉我的,我这才知道这个情况啊。哎呀……我一听,我就埋怨太医:‘这事儿怎么不早跟我说呀?早跟我说,那、那成龙的病不就好了吗?!’”

“啊?”宇文化及一听,眼睛一亮,当时就忘了仇恨了。怎么?有利可图啊。“哎呀,老千岁,您此言怎讲啊?”

“哎呀,我的左仆射呀!您有事儿就是不告诉我呀,啊?您难道不知道我当年掌管南陈水师吗?我在南陈这边带领他们水上军队这多少年了。所以,为什么一坐船有很多人晕船,您看我年岁这么大了,如履平地一般呢?我在水上指挥作战那多少年了?我对这水舟那太熟悉了!训练水师要不懂得怎么医治晕船之症,那你还能够训练得了水师吗?你别忘了,当年我训练水师的时候是在长江之中啊。那里无风三尺浪,那船颠簸得比这里厉害得多呀,咱这算啥呀,啊?在这运河里面走,平平稳稳的。只不过呢,咱们船上多是北方之人。北方人善马而不习水事啊。故此,有很多人晕船。哎,这事儿您告诉我,我早给您治了!”

“哎呦!”宇文化及一听一拍脑门,“也对呀!我怎么把这茬儿忘了!老千岁您当年掌管南陈水师啊,训练水师!哎呀呀呀呀……老千岁,那、那您可有妙方能救犬子啊?”

“来来来来……”说着话,长平王邱瑞往怀中一摸,就拿出一个小药盒来。“吧嗒!”一打开这小药盒,里面有那么一枚黑药丸。把药盒、药丸往宇文化及面前一托:“左仆射,相爷,瞧见没?这就是本王的妙方啊!当年本王全靠此方治这晕船之症啊!”

“哦?老王爷,这、这叫什么药啊?”

“哎,您记住了,我这药叫吐脑丸!”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嫡嫁千金 兽世种田:反派崽崽超粘人 小妻太水嫩:陆教授花式宠 钢铁森林 朽灵咒下篇 猎艳江湖 离婚后我拥有了读心术 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 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 签约AC米兰后,我开摆了 科技:为了上大学,上交可控核聚变 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 退下,让朕来 一世容安 我的26岁女房客 舔狗反派只想苟,女主不按套路走! 地狱公寓 洛公子 废武魂?我,逆天进化,震惊世界 让你当卧底,你带老大来自首? 
经典收藏我的公公叫康熙 乱世:多子多福,开局收留姐妹花 封地1秒涨1兵,女帝跪求别造反 谍影凌云 大汉同意你改革,没让你推翻自己 死囚营:杀敌亿万,我成神了! 我们还没毕业,辍学的你成战神了 大唐:长乐请自重,我是你姐夫 重生古代当文魁 嫡女毒妻 重生之嫡女不善 天官 开局从李云龙开始 商途如此多娇,有点费腰 帝国崛起:开局建设封地,打造钢铁皇朝! 红楼:开局世子,黛玉青梅竹马 超时空史记 执剑长安 大明世祖 残卷 
最近更新大明发明家:我成了科技大亨 汉末三国:大哥,看这大好河山 相父安心养老,和约阿斗去签 中医大师扁鹊 沈家大小事 汉末浮沉书 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 穿越大明:激活木匠皇帝系统 带着美女闯三国 云尧长歌 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 大唐:九五至尊 大明:老朱偷看我日记,绷不住了 天幕:海外遍地银山金树,速抢 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 无敌县令: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 大唐:灵气复苏,全民修仙! 重生农家致富科举 魂穿大明,我从西南打到东北 红警: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 
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 王封臣 - 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txt下载 - 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最新章节 - 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